当前位置:

我的通信故事·见证七十年③|罗伟庆和他的全省首家私人邮电博物馆

来源:红网 作者:杨淑华 陈凡军 编辑:杨淑华 2019-09-29 16:32:27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编者按:七十春秋华夏美,神州巨变换新颜。人们的生活伴随着时代的脚步,在点滴改变间见证着祖国的飞速发展。散落在湖湘大地的时光记忆,打上了年代的烙印,记录着人民脸上的灿烂笑颜。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,红网联合湖南移动特别推出“我的通信故事·见证七十年”系列报道,通过一个个“我的通信故事”,记录伟大时代中的通信巨变,展现通信行业崛起的幸福密码。

??9.jpg

湘鸿邮电博物馆

红网时刻记者 杨淑华 通讯员 陈凡军 报道

罗伟庆是湘潭移动分公司的退休职工,1977进入邮电系统,进入邮电局之后他先从事的无线报务工作,电移分家后,他被分配到了湘潭移动分公司。61岁的他在邮电通信行业一干就是41年。2018年 正式退休后,他开始筹建邮电博物馆,同年8月,这座全省首家纯公益的私人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。他给博物馆取名“湘鸿”:“湘”代表地域,“鸿”则代表通信行业。

在罗伟庆的小博物馆里,展出和收藏的实物,如各个时代的通讯工具,有上千种;反映各个时期通信事业发展情况的老照片多达两千幅;还有记录着邮电史的各类文字资料……罗伟庆最乐意的,就是给参观者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,讲自己与邮电收藏结缘的故事。

??11.jpg

罗伟庆指着这张照片说,他祖上三代都是老邮电人。他的父亲站在后排的中间,照片中的六个人,就是当年湘潭县第一支电话架设工程队。罗伟庆父亲后来成为韶山邮电支局第一任支局长;罗伟庆母亲也是第一批接线话务员。受家庭影响,罗伟庆从小就对与邮电通信有关的玩意儿格外感兴趣。

??13.jpg

罗伟庆至今还清晰的记得,1974年,湘潭市内自动电话交换设备投产建成,“摇把子”打电话的历史结束了,当时通信部门的仓库里堆放了不少已经被淘汰了的旧式手摇电话机,后来很多旧电话机被当作废品卖掉了,还有少数被遗落丢弃在角落。

当时16岁的罗伟庆看到后觉得很可惜,便将其中一台搬回来,藏在自己床底下。在别人看来是笨重的废铁,但罗伟庆却喜欢得不得了。“那时我是小心翼翼地搬回家,现在看来算是抢救了文物。如今电视剧里出现的老式电话大多是仿造的模型机,我的可是真机呢!”从此以后,罗伟庆便开始了他的邮电收藏之路,这也成为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。

??14.jpg

在罗伟庆的收藏中,有一本1994年的“隆重纪念毛泽东诞辰100 周年”湘潭市移动电话、无线寻呼机号码簿,这本特刊的出版,与当时移动电话、无线寻呼机的火热分不开。罗伟庆说“有事请呼我”是20 世纪90 年代广为流行的一句口头禅。无线寻呼机(BP机)在刚刚出现的时候是很拉风的,相当于现在iPhone8。不久后,市场上又出现了移动电话,但上万元的价格让普通百姓望之却步。但对于企业家来说,拥有移动电话也是实力的象征,移动电话也被称为“大哥大”,一些老板在拍照时还特意把移动电话放在桌上,这种场景在电视剧里倒是经常看到。

??11.jpg

除了电话号簿,罗伟庆还收藏了许多与通讯相关的藏品,比如电话机、BP机等,他希望用自己的特色、专业收藏为人们留下一份历史的记忆。

??15.jpg

??16.jpg

罗伟庆说:“经常会有一些老邮电的同事到我们这里坐坐,这里有许许多多邮电人的回忆,每当触摸这些物件的时候,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不同的故事!”从无线电报机到智能手机,回顾通讯界发展的绚烂历程,博物馆里展出的这些物件,记录的是通讯的变革。

??19.jpg

博物馆的建立让罗伟庆收获了许多快乐和惊喜,在这里,他既是馆主、又是讲解员。“大家请看,电话机展柜里,有最原始的听筒式电话机、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手摇式电话机、有最初的拨号盘电话机和按键式电话机,还有后来的寻呼机、大哥大、公用电话机、智能手机……每一代通讯工具,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,见证了社会的发展。”

现在,罗伟庆正忙着申请让博物馆成为一个青少年的公益活动基地,他希望自己的博物馆能成为一个窗口,能让更多的小朋友、年轻人,了解过去、珍惜现在。

来源:红网

作者:杨淑华 陈凡军

编辑:杨淑华

本文为3C频道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3c.rednet.cn/content/2019/09/29/6078495.html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3C频道首页